Page 68 - 《上风》2022年第3期
P. 68
会在我们晚年的时候变成美丽的公园。
西郊公园——我的生活和创业地
过去只以为和婆婆爷爷一样,老了帮着孩子做做家
1976年,我嫁到跃进村后边的茶店三队,就是今天 务,带带孙子,整天就围着自家的房子转。自从改革开
成都市天府艺术公园与华侨城接壤之地。从1976年到 放后,我们的祖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我们家从
2006年拆迁,整整30年,这是我一生中最有成就的30 过去的一间茅屋变成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六间小楼
年。改革开放后,我养鸡种平菇办幼儿园,同时写书,还 房。门前是花园,屋后是果园,吸引了不少城市里的人
培养出我们生产队第一个大学生。这块土地上有太多的 来参观拍照。1982年,成都市市长胡懋洲光临此地,赞
故事让我回味…… 叹我家优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1986年,四川省作家流
珍珠堰有没有珍珠?谁也不知道。只是爷爷的爷爷 沙河、周克芹、何开四、陈之光、唐大同等等亦光临过寒
这么叫,父亲也给儿子说这是珍珠堰,可谁也没有在河中 舍,把我家的竹林小院当成了文学沙龙,还特地在上善
捞起过珍珠。这堰头及水闸是什么时候有的,也没人说 若水的珍珠堰大堰头上留影纪念。我在文学大师们的熏
得清。我想,不远处的川祖庙也许跟这个大堰有关吧。 陶下,得以写出了感人的小说,记录那个伟大时代的进
当我生了孩子在这个堰头洗尿布的时候,经常看到 程与发展。
一位文静而慈祥的妇人坐在堰头上,我便主动与她打 我和丈夫的老年生活一切比想象的还要完美。我家
招呼,此后便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丈夫说她是一个 住在西蜀皓月,出门的右边朝前走一刻钟就是我的出生
谁都不接近的姨太太,解放前他当师长的丈夫把她安顿 之地——今天的金牛公园。金牛公园的对面,新成灌路
到此处,买了田,修了房。可三年不到就解放了,那个师 旁边也就是今天的金牛大道,那象征金牛人勤劳淳厚的
长带着老婆孩子跑到台湾去了。 金牛雕塑公园,那曾经镶满了我和丈夫读书学习的求知
端午节的时候我看见她用纸包了一个粽子朝珍珠 之地。这两个公园平行而建,两相守望,把我出生和学
堰走去,正好我到大堰上去洗衣服。我们边走边谈才知 习的人生串联起来,汇成一幅美好的人生画卷。我家对
道她写了一首诗,是纪念她丈夫的。她告诉我是她丈夫 面的天府艺术公园,见证了我青春最美好的恋爱和改革
把她送进了女子学校去读书,要她今后当一名开明教 开放后勤劳勇敢的创业之路,我从一个农民登上国家的
师,并想建一所学校,帮助更多穷人家的女孩子读书。后 政治舞台成为政协委员、人民代表,再成为著作颇丰的
来我还知道姨太太在解放后收留了一位孤女,这位孤女 田园作家,受到英国和美国学术界邀请走上了国际讲坛
在1958年的时候是先进的养猪姑娘,还上过国庆观礼 等等,我的人生足迹都包容在这“上善若水”的湿地水
台。 文化之中。
因此,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写了《岁月里的 我丈夫有糖尿病,他每天都要在公园里散步,身心
珍珠河》一书,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流沙河先生 愈加轻松,身体也渐渐好转。城乡一体化后,我们都成
主动为之写序,著名小说家贾万超主动再写序说我是写 了城市人,享受着比乡村还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美景,心
小说的能手。之后,我写了9部小说,都受到读者的好 里快乐身体自然健康。
评。 我们已经不是骐骥梦想的年龄,已不是奋斗拼搏的
珍珠河的水脉流淌之地,而今成了成都市在建的西 年纪,更不是只沉浸在过去回味咀嚼昨天的僵化年龄,
郊湿地公园,它承载了水文化几千年的自然与人文的美 我是一个有思想的智慧老人。“上善若水”的水文化早已
好传承,也记录了祖祖辈辈在这儿生养繁衍和人们的喜 让我去思考人生成熟的道理和奉献精神。每当我漫步在
怒哀乐,更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段美好人生。 艺术公园,它不仅给予我无限的思想源泉,还激励我写
出更好的作品去回馈这个伟大时代。我把余热播撒在脚
城市公园助康乐
下这块土地,它是勤劳智慧博大而美丽的土地,也是孕
我今年66岁,丈夫69岁,我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家乡 育更多的一片土地。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