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风|悦读:大珠小珠落玉盘

大珠小珠落玉盘

——赏析《大唐天回》的地域文化

刘小革(区作协会员)

 

 

那一天,当我从纪廷孝先生手中接过他赠送的这本沉甸甸的长篇小说《大唐天回》时,竟然感到有一些激动,也许是因为我对这本书有一种特别的期待吧。

与纪先生相识于金牛作协,大约近二十年了吧,这是一种绵长而平淡的文友之交,相聚之时,只谈文学,不言其他。文友中,不缺少自信满满,侃侃而谈之豪爽之士,但纪廷孝给人的印象是非常低调,非常谦虚的,甚至会给人不善言辞的错觉。

如今这部大作问世,他依旧不改谦虚本色。在书尾的“书余絮语”中他说:

“虽然创作是个体劳动,但本书幸有上峰把脉、高士传经、文朋赐砖、同道送瓦,又经行家斧删、评者斤削。……自愧愚顽,虽承点拨,仍复简陋,非不为也,是不能也。好在文字的诉说可以走近读者,承蒙你不厌其烦地听取,之后若有丝缕触动或启发,则作者甚幸。”

他虽一贯低调,但你只要多读些他的作品,那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而我对他的所谓熟悉,就是从他的作品中得来。

认识纪先生之后,我渐渐发现,他的作品涉猎广泛,有散文、古诗词、现代诗歌、文学评论,还有小说、戏剧小品、曲艺……好像什么体裁的文学作品他都能写,这就不能不让我十分佩服了。所以,当金牛作协宣布要打造“金牛道三部曲”这套丛书并在文友中征寻作者时,我立即想到了纪先生,他应当是能担此重任的。果然,书写《大唐天回》的任务真的落到了他肩上。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期待这部作品。

 

 

纪先生的《大唐天回》问世后,让一些朋友感到非常惊讶。这皆因他长期低调的缘故,无意中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虽然这并非作者本人刻意追求,我仍很为他高兴。

再说我,虽然对这本书的份量早有所预料,然而,当我在冬日的午后阳光下,翻开这本书后,还是感到了意外的惊喜。

小说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早已有评论家发表了深刻的评价。我想说的是小说对我最大的视觉冲击,是那些洒遍这部小说每一个角落,熠熠发光的地域文化的珍珠。

这些珍珠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升腾起“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绝妙美感。

虽说我也算是老成都了,但一直生活在大学校园和科研大院,缺少对成都市井生活的亲密接触,以至民间的习俗知之甚少,俚语俗话也说不出几句,这一直是我的遗憾。

而本书对地域文化的生动描述,恰如一台丰盛的地域文化大餐,让我饱享精神口福之后还回味无穷。

随意拾几粒民俗民风的珍珠,就足以让我赏玩添趣。

今年春节因疫情的影响,显得有些冷清。然而《大唐天回》让我穿越到唐代民间过了一个热闹年:“杀年猪”,熏制腊肉、香肠,推汤圆粉子,家中帖门神,挂彩灯……到乡下亲戚家去给果树挂红,喂年饭,结伴去“偷青”(偷别人家的菜),被骂狗血喷头还更高兴,因为骂得越凶越吉利。

年三十的规矩最多。最隆重的是祭祖:全公鸡、全鱼、猪头、猪尾和洒,寓意有头有尾、富足有余、好运长久、吉祥如意。案头瓶中要插红梅花,取“梅开五福”之意。不过,自古男尊女卑,点红烛和上香则要家中男人才有资格。

年三十还要点“年火”,祈求一年到头不断烟火,不缺吃的。脚洗干净也很重要哦,那样去别人家能赶上吃好东西。然后全家围坐“守岁”,迎接新一年到来。

正月初一那天,到寺庙贴彩幡以示祥和消兵灾,喝屠苏酒求吉祥;初几的几天忙着“走人户”,正月初五成都要开蚕市,缅怀蜀王蚕丛……

过年时节结婚的人很多,蜀地婚俗的六道程序决不能少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最后才是“迎亲”。

丧葬习俗也很讲究,要给死者手中放“打狗馒头”、将房屋开洞“出煞”让灵魂飞升、断气时燃放“落气炮”……还有什么做引魂幡、摔药罐、“分铺”、“含殓”等等,哎呀!书中介绍的蜀地习俗太多,我实在说不过来了。

书中写蜀地手工艺品也是琳琅满目,既有上流社会用的蜀锦、银丝器,也有民间广泛使用的邛窑陶器,还有下层民众穿的布鞋。

蜀锦与宋锦、云锦 、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从织造工艺上看,蜀锦位居四大名锦之首。蜀锦生产在唐代达到鼎盛,蜀锦贡品中的稀世珍品《兰亭序》文字锦,被皇家珍藏。还有安乐公主出嫁时的碧罗笼裙也被誉为天下锦中绝品,“飘似云烟、灿若朝霞”。

成都银丝器的制作也堪称一绝:用高纯度的白银精制,银丝最细的只有头发的一半粗细。通过填丝、垒丝、穿丝、搓丝等手工技法制成各种银器,形态自然逼真的苍松、翠竹、梅花、兰草以及活泼可爱的鸟兽鱼虫等跃然其上,散发出迷人的光泽和高雅的气质。

而邛窑制作熟练运用高温三彩和低温三彩技术,图案凝练简约,细腻朴实,造型新颖,精巧大气。又把中国没骨画法巧妙移植到陶瓷上,使之有更高的意境和收藏价值。

甚至最普通的布鞋,纪先生也不吝笔墨细细描述,从打布壳、剪鞋样、纳鞋底、做鞋面、直到把鞋面鞋底缝在一起大功告成,承传了上千年但在当代已经灭绝了的手工布鞋制作工艺,却在书中被纪老师“复活”了!我们知道蜀锦、邛窑、银丝器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布鞋将来是不是也算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总之,这本书,你读着读着,就会跳出一粒粒珍珠,给你惊喜。一会儿讲茶园起源于“大慈寺”,一会儿说梨园的鼻祖是唐玄宗。一会儿有古老乐器“尺八”,一会儿又谈到川剧活化石“幺妹灯”。这里钻出个民间郎中用蜘蛛吸蛇毒,那里冒出蛇脑壳里藏灵珠。关于金牛道的传说,就讲了三种,杜鹃花在全国各地的不同名称更是数不清。蜀地的食品说得是有滋有味:天回镇何氏豆腐宴精美霸气,罗江潺亭带肉馅的腌鹅蛋形胜味美……还介绍蓬溪蜜柚曾是贡品,川人熟知的苕菜在《诗经》中雅称为“薇”……

 

总之,读《大唐天回》,你就准备着捡拾珍珠吧!

还有书中诗词楹联民歌童谣等,除引用前人之作,有许多都是纪先生亲自撰写,如七言绝句《古寺伐构》:“势大遮天踞庙堂,枝肥叶壮蔽柔桑。终遭斧锯齐根断,此物安可做栋梁?”描写一处园林的词《步蟾宫·可园印象》:“西来琅苑访幽肆,极目处、名楼宏起。醉花间、疑似入仙乡,雅院静、小轩临水。  参天奇树连檐际,却见得、月宫现世。步虹桥,思汉仪,踏芳汀,拜名胜,桃源真味。”民歌:“爬上高山望远方,白云生处是故乡。闲花休要牵衣袖,总想年迈亲爹娘。”偈语:“劫火动坤干,红羊走蜀边。猴来尘埃净,鸡啼换新天。” 童谣“养个杂种惹祸胎,兵荒马乱下龙台。杀根耗儿办招待,哪个舅子还要来?”信天游:“尕妹妹生来爱死个人,毛眼眼了人俺掉了魂。说好半夜来相会,妹妹呀,核桃树下俺等到大天明。星儿里最亮北斗星,人里头要数哥哥你能。半夜里阿妈还在搓毛毡,哥哥呀,急死个妹妹俺出不了门。”楹联:“紫气盈途来锦里  春风夹道去长安”“贵客南来恋蜀地  王孙北去念家山”……

纪先生的文学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书中还有许多故事借古喻今,达到了以史为鉴的效果,读者自会吸收其精华,不必我赘述。

 

 

总之,为了创作这部《大唐天回》,纪先生调动了这一生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文化积淀。书中可看到他幼年成都街市生活、川黔滇交界之处林场知青生活乃至金牛作协组织“重走金牛道”的亲历和见闻,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构成了《大唐天回》绚丽多彩的故事背景。

写到此,我想到,纪廷孝先生推出了这部长篇,是否标志着他经过几十年文学创作的苦练已经修成正果,破茧成蝶,由一位写作爱好者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作家呢?

我以为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