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史话 ▏巴蜀漆艺 名闻天下

盛唐漆器 精美绝伦

 

 

漆,本是一种其貌不扬的植物,却在中国先民的智慧发明中完成了一种升华。它的生命力被凝固在近乎永恒的艺术品——漆器之上,哪怕历经百年、千年,它们依旧纹饰斑斓,色彩亮丽,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盛的朝代之一,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漆器工艺经过长久的积累与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受时代风气的影响,当时的漆器制作已向华美方向发展。其方法有金银平脱、螺钿、雕漆(又称剔红)。

四川气候温和,川北一带盛产生漆,漆质优良,漆器生产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唐代,四川的漆器制品不仅种类多,技艺精,还有许多新的创造和革新。当时的襄州(今襄阳市)和澧州(今湖南澧县)等地,以漆器作贡品,产品有镜、盘、瓶、箱和床等。而漆胎则有木胎、夹纻、竹胎、皮胎等。

 

 

“唐中期,大理国破成都,尽掠百工而去,于是云南百工技艺,甲于天下”(沈德符《野获编》)。由于四川漆工入滇,云南的漆器得到了巨大发展,有剔红香盒等实物传于世,谓“旧云南器”。这说明唐代四川的漆艺名闻天下。不过由于漆器的遗物多毁于地下而未能保存至今,到目前为止,尚无其他漆器物发现。而今,唐代四川地区漆器工艺主要的留存应用方式之一,只有对琴身的髹漆技术。依据四川雷琴琴身的髹漆技术和部分史料,我们能够考知四川唐代漆器工艺的大致面貌。

唐代制琴,以四川的雷氏家族、郭亮,江南的张越为一代名家。其中,雷氏擅制漆琴,有雷威、雷绍、雷震、雷霄、雷文、雷俨、雷珏、雷会、雷迅等人,又以雷威制琴技术最高,所制之琴世称为“雷琴”“雷公琴”“雷氏琴”,闻名全国,至今仍被琴家们誉为珍品。

 

 

故宫博物院藏有闻名遐迩的“九霄环佩”雷琴。该琴通长124.5厘米,肩宽15.5厘米,厚5.4厘米,桐木斫,紫栗壳色漆,朱漆修补,鹿角灰漆胎,漆胎下有粗丝黄葛布底,发蛇腹断纹,琴背龙池上方篆书“九霄环佩”4字,琴音温劲松透,纯粹完美,形制极为浑厚古朴。

唐代四川还有金镂红纹双凤琵琶的记载。郑处海《明皇杂录》云:“唐天宝中,宦官白秀正使西蜀回,献双凤琵琶,以逻娑檀为槽,以龙香柏为拨,润若圭璧,有金缕红纹蹙成双凤。贵妃每抱琵琶奏于梨园,音韵凄清,飘出云外。”

古琴是一种特殊的大漆髹饰工艺品。唐代漆琴中的漆工艺有力地推动了部分漆艺技法的发展和形成,同时也为漆器制作的领域拓宽了范围,螺甸平脱应用在制琴上丰富了唐代漆艺技法的语言。唐代漆琴的发展直接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素髹技法的产生,使漆工艺与木艺紧密结合。唐代漆琴是髹漆工艺与制琴技术的完美结合,也是四川髹漆工艺的突出成就。

随着时代的发展,漆器渐渐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漆器更是难得一见。但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漆器工艺与漆器作品却永是四川美术史上最为耀眼的星辰之一,时刻彰显着天府之国的繁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