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风|悦读:新体诗的执着探索者

新体诗的执着探索者

——《丝路花开》读后感

陈述爵(区作协会员)

 

近日,诗人张大成又一部诗集《丝路花开》问世了。此书收诗108首、诗论5篇,列入成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锦水诗文丛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百多岁高龄的文坛巨擘马识途老先生题签书名,装帧朴实精美,我捧着书当即便兴致勃勃地翻阅起来。

 

 

书名《丝路花开》简洁生动,既点明所写地域是古丝路,又形象地展现今日之丝路如百花竞妍般生机勃发的新貌,充满强烈动感。作者本着“记者诗人”的勤奋和使命感,单是对北方丝路就多次采风、考察,写出并发表《八月相聚天山下》的长篇报道1篇、《情满“丝绸之路”》的纪实散文13篇、《忘情丝路三千里》组诗29首。这本诗集对中国北方丝路和南方丝路起点成都,进行了寻根溯源的展示,将历史和现实结合,抒发当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和奋发向上精神,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一带一路”世纪工程也是积极的响应。过去评论家常说张大成的诗是“壮美深沉的时代回声”。我读此书,顿生同感,真是一本贴近人民、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作品,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作品。

我与大成相识60多年,他是我早年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中文系同学,且系同班文友。人诚恳谦虚,勤恳用工,上世纪50年代就在《边疆文艺》《重庆日报》发表诗歌,还担任校刊《桃园》的诗歌编辑,应属早慧诗人。如今大成已年逾八旬,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顶风冒雨,砥砺前行,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一生,难能可贵,成绩斐然。《丝路花开》读后,更加深了我的两点感受:

 

 

  • 大地之子,永远“三贴近”。诗人曾激动地唱出“尽管世界上美丽的地方很多很多,而我最钟爱的却只有中华一个”。(《我爱这土地》)据诗人回忆,从1957年1月在《边疆文艺》发表组诗处女作《战士的梦》起已半个多世纪,首先想到是“人民和土地哺育了我,我歌唱人民和土地;时代和社会选择了我,我服务时代和社会,不故弄玄虚,不哀曲独奏,不无病呻吟,爱国主义是我创作的永恒主题,为最广大的读者提神鼓劲是我执着的追求。”诗人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在南方丝路起点·迎接新千年》中,诗人满怀激情歌颂新千年的到来:“高挂在岁末的百丈悬冰之上/这张薄薄的毫不起眼的日历/陡然严峻了我纷繁的思绪——/撕下它,20世纪就快要落幕了/一台更壮美的长剧将同时开启/我们,该怎样回答新太阳和新世纪?”诗人将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空间巧妙地融合到一起,给每个人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接着以昂扬的斗志和无比的热情唱道:“能做个跨世纪的人是一种运气/能参加跨世纪演出是一种福气/你、我、他以及她有幸扮个角色/即使跑跑龙套仍须格外珍惜。”诗的最后:“我们都要掏出才智和生命的全部/才能演好《东方红》英雄史诗的续集!”诗人歌颂新世纪到来,感情炽烈,意境深远,将个人与祖国紧紧融为一体,从虚实结合的画面中,强烈感受到时代脉搏在跳动。《醉芙蓉》写诗人生活的成都,也很精彩:“有个成都姑娘美丽、坚韧又温柔/展露风姿总是在群芳凋零的晚秋/清晨,迎着霜风绿裙飘飘欲仙/面如嫩藕玉立锦水之湄照影梳头/正午,阳光和热汗淡抹两腮红霞/足迹踏遍天府的城乡、水岸、山丘/入夜,两朵高原红悄然绽放双颊/迎战风刀雨箭更显巾帼风流……”芙蓉是成都的市花,城市的别名,每年清秋拒霜开放,又名“拒霜花”。花大而艳,品种颇多,其中之一的“醉芙蓉”,花色一日三变,晨开白花,午变粉红,晚呈深红,成为观赏佳品。诗的最后“谁见了都会停下脚步流连忘返/心中燃起幸福的向往美好的追求。”一首小诗,以花为譬,把成都人的勤奋、坚韧、热情、善良、追求美好生活的特点形象凸显出来。此外,《金沙遗址短笺》《致敬!全国的抗日老兵》《曹家巷榜样》等诗中的佳句如“从十四年抗战中挺过来的中国人/谁家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牵挂/看见川军就看见所有的抗日老兵/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浴血拼杀”。只有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并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才会满怀着深情讴歌出这样的诗句来。

 

 

 

二、不断探索,创新新体诗。古今诗歌分格律诗和自由诗两大类。古代的自由诗虽句式、押韵自由,但仍有一定的通常体式。因无韵律,诗人的思想情绪则散漫、单调而无序。所以,从古风和乐府诗中仍然体现出诗歌的排列图式和音乐模式来。现代诗体式繁多,除了新格律诗外,有小诗、长诗、汉语十四行诗、图案体诗、民歌体诗等等。就其各种有准定型价值的自由体诗,并扩展到创建的现代格律诗,在诗的顿、韵、节上均有适当的规范,在诗界为多数人接受和传播。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就提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是民歌,第二是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即新诗的形式应该是比较精炼,句子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遵照这个指示和目标,作者身体力行,在创作实践中,使民歌与古典交融,继承新诗的优良传统,外国诗作参考,写出自己有特色的诗歌来。书中有一篇作者总结习诗心得的文章《践行新诗民族化的五点探索》,有实例有理论,对热心新体诗的探索者很有参考价值。如《忘情丝路三千里·西出阳关》:“王维一千多年前就留下绝句/是召唤我告别巴蜀西出阳关/浴苍茫浑圆的黄河落日/越袅袅腾腾的大漠孤烟……”诗人开篇明旨,即把人们熟悉的王维名诗《送元二使安西》与亲历其境结合起来,历史与现实,个人与大自然的宏伟意境,拓展眼前。接着:“俯瞰,瀚海绿洲流水潺潺/仰望,烽燧在远古忽明忽暗/沙碛下沉埋多少繁华和血雨/诗碑前各族兄弟指指点点/啊,西出阳关仍是中华大家庭/关内关外普照灿烂阳光一片。”全诗由景到人,从历史到现代,由落寞到繁荣,从战乱到祥和,境界广阔,诗的主旨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卒章显志,洋溢着热爱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思想感情。诗人可贵之处还在他的32首北方丝路采风诗篇,既写景物风貌,又抒人文史实,站在现在和历史的高度,高瞻远瞩,既有过去的印记,又有浓郁的时代色彩,读来深受感染和教育。

读作者诗,题材重大,主旨明确、集中,遣词精炼,节奏鲜明,韵律铿锵,朗朗上口,易于朗诵,是新体诗创作中所见不多的佳篇。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本书第三辑,专门结集1961年以后《新体诗形式探索》16首,有仿民歌、歌词、朗诵诗、儿歌等。其中如《借宿》《春游》《藏寨秋晨》《邂逅》等篇,给人印象颇深。其中尤以《金牛谣》和朗诵诗《走在金牛鲜花盛开的热土上》,句式更加整齐,注意押韵,语言明快精炼,把历史的辉煌与现代的繁荣融入朗朗上口的诗句中,印证了毛泽东倡导新诗改革的方向和体式。

在新的一年里,祝大成在新体诗的探索中走得更远!